华盛顿特色 (一)“总统纪念”



感恩节去华盛顿休假,当地天气阴冷,有两天还下雨,但还是争取参观了一些景点和机构,比如集中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罗斯福纪念公园、林肯纪念堂,还有这里的二战纪念园、韩战纪念雕塑、越战纪念墙等。另外还访问了国会大厦、国会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以及国家美术馆等。
参观白宫需要预约,普通民众都可以提前通过规定的渠道申请。这次申请的太晚了安排不上。好在酒店就在白宫附近,每天从白宫前早晚至少经过两趟,也算是从外面多看了几遍,每天都见不同的游客和抗议人士,这些都应该算是白宫正常景观和内容的一部分。


下面就把这次参观的地方组合分类成“总统纪念”、“战争纪念”、“国家财宝”几个主题连载介绍。另外国会大厦、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馆内容比较多,就各自单独成篇了。
本篇首先是国家广场范围内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总统的纪念建筑: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以及罗斯福纪念公园。基本是借助这次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加上简单的建筑背景说明。



华盛顿纪念碑

来到华盛顿,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高矗的华盛顿纪念碑,它是华盛顿特区的最高建筑,华盛顿总统也是美国国父和首任总统,称他的纪念碑是华盛顿的第一地标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所以我们也要放在首位。
华盛顿纪念碑1884年主体竣工,1888年正式对外开放,古埃及建筑风格。采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材料,高度近170米,曾经一度是世界最高建筑,后来被埃菲尔铁塔超越,但它目前仍然是最高的石材结构建筑。纪念碑内部中空,有旋转扶梯和直通电梯可以到达顶部,现在内部正在整修不对外开放,所以这次只能看外面了。外面围绕着纪念碑竖立飘扬着50面美国国旗,代表每一个州。








杰弗逊纪念堂

另一位美国开国之父的托马斯·杰弗逊,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他的纪念堂坐落在潮汐湖边,与华盛顿纪念碑隔水相望。纪念堂完成于1943年,正好是杰弗逊诞辰200周年。纪念堂的建筑正是杰弗逊自己偏爱的风格,正面有些像罗马神殿,上面的浮雕是撰稿独立宣言的“五人委员会”。纪念堂巨柱围绕,里面是圆形大厅,铜像则是1947年才正式安放进去,旁边墙上刻有独立宣言的节选。
大概因为位置略微偏僻的关系,又赶上感恩节,感觉这里的游客相对稀少,我个人到更喜欢这样安静,再说了湖畔的景色还是这边独好。







                 

林肯纪念堂

让历史流淌一会儿来到第16届总统林肯,结束内战和解放黑奴足以让林肯名垂史册。林肯纪念堂在国家广场的最西边,毗邻波托马克河,与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山成一条直线。前面是水池,从两个方向位置可以看到倒映在水中的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纪念堂1922年竣工,希腊式大理石建筑。与杰弗逊纪念堂的形式相似,或者应该说杰弗逊与林肯的相似。外面是台阶立柱,里面是林肯的大理石塑像,内部墙上写有“盖底斯堡演说”等林肯名言。
林肯纪念堂这里远比杰弗逊的热闹,大概位置比较好,抗议美帝政府的大型集会示威也都在这里举行,包括民权和反战运动,还有金博士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纪念堂电影出镜率也很高,大家还记得《阿甘正传》里的华盛顿集会一段吗?哦对了,你如果有张面值5元的纸币,前面是林肯,背面就是纪念堂。










罗斯福纪念公园

杰弗逊纪念堂当年是小罗斯福总统揭幕的,而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身后也有这样一个大型纪念地,这是美国给与历史上优秀总统的最高荣耀。罗斯福总统是第32届,离前三位都比较远,但当总统时间最长,历经新政和二战,声望卓著,当之无愧。
不同于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等高大突出古典建筑,必须让人仰望,罗斯福的纪念形式则是一个现代开放式室外景观公园,低调朴实,1997年才建成使用,但占地面积最大。沿着湖畔,游客漫步在流水瀑布间,就像走过了罗斯福的四个执政任期,通过石头上刻的文字和各种雕塑等了解罗斯福的政治生平和业绩。我这次恰好是从后面方向进来的,当时也不知道,等于是倒走了一趟历史,有点别扭,也是特别的体验。
不知下一位有幸能够在这里被纪念的总统是谁?








评论

  1. 1xbet - Best Bet in 1xBet - Download or Install for Android
    1xbet is www.jtmhub.com the best betting app in the world 1xbet app created for esports. It is a sol.edu.kg one of casinosites.one the https://octcasino.com/ safest and most trusted names among players. It offers a user friendly interface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花生屯”地里的耀眼钻石-美国国家美术馆

朝拜耶路撒冷 (9) – 从“最后的晚餐”到“客西马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