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8的博文

华盛顿特色(二)-“战争纪念”

图片
去过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都应该参观过这里的几个战争纪念地,主要是二战、韩战、越战。这些是美国近代参与的主要对外战争。这里不是评价战争的对错是非,判定标准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甚至也是可能重新解释和定义的。而唯有战争本身不可遗忘,因为战争对世界和社会,更是对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后果。 纪念战争不仅是为了宣扬己方的伟大胜利和强大武力,或者消灭了多少敌人,更不是为了牢记和鼓动仇恨,而是纪念生命,反思战争对人类带来的损害和破坏,从而在未来减少和避免战争,前不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战纪念仪式正是反映和实践了这样的理念。 因此这些战争纪念的主调基本是展示战争对自己的伤害和后果,这也就是从韩战纪念建筑上看到是美军自己的伤亡人数,越战纪念墙上甚至刻上了每一位献出生命的军人名字,表现战争和伤痛,记录和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悼念生命,珍惜和平。 下面就按照这三次战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个介绍每个战争纪念。 二战纪念园 二战纪念园 2004 年建成开放,处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二战影响巨大,涉及全球,美国在二战中总共阵亡了四十万人,是美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牺牲最多的一次,因而纪念园被放在国家广场中心显著的位置。 纪念园的最高建筑是两个相对的石拱门,分别代表太平洋战区和大西洋战区,中心是圆形喷泉,五十六个花岗岩石柱呈半圆形环绕拱门,每一根代表当时美国的各州和海外属地。我在太平洋战区门下找到了“中缅印”石块,包含了中国的抗日战场。 “自由墙”,上面镶着四千多颗金星,每一颗代表阵亡和失踪的 100 美国军人,这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韩战纪念园 相比较二战纪念的宏大壮观建筑,完成于 1995 年的韩战纪念园则更简单直观。主体是雕塑群,加上“纪念水池”和壁画墙等几个部分。纪念园位于林肯纪念堂旁边,从空中看呈三角形,尖端是圆形“纪念水池”。 整个雕塑群由十九个雕塑个体组成,不锈钢材料,大于真人尺寸。表现一队美军士兵在原野上搜索巡逻,准备随时战斗。每个人的动作形态各异,也表现出各自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壁画墙紧邻雕塑群,上面是喷砂成影的美军海陆空军人和历史资料照片。 “纪念水池”大概因为是进入冬天,参观时没有水。地上写着韩战美军和联合国军的阵亡、受伤、失踪、和被俘数

华盛顿特色 (一)“总统纪念”

图片
感恩节去华盛顿休假,当地天气阴冷,有两天还下雨,但还是争取参观了一些景点和机构,比如集中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罗斯福纪念公园、林肯纪念堂,还有这里的二战纪念园、韩战纪念雕塑、越战纪念墙等。另外还访问了国会大厦、国会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以及国家美术馆等。 参观白宫需要预约,普通民众都可以提前通过规定的渠道申请。这次申请的太晚了安排不上。好在酒店就在白宫附近,每天从白宫前早晚至少经过两趟,也算是从外面多看了几遍,每天都见不同的游客和抗议人士,这些都应该算是白宫正常景观和内容的一部分。 下面就把这次参观的地方组合分类成“总统纪念”、“战争纪念”、“国家财宝”几个主题连载介绍。另外国会大厦、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馆内容比较多,就各自单独成篇了。 本篇首先是国家广场范围内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总统的纪念建筑: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以及罗斯福纪念公园。基本是借助这次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加上简单的建筑背景说明。 华盛顿纪念碑 来到华盛顿,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高矗的华盛顿纪念碑,它是华盛顿特区的最高建筑,华盛顿总统也是美国国父和首任总统,称他的纪念碑是华盛顿的第一地标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所以我们也要放在首位。 华盛顿纪念碑 1884 年主体竣工, 1888 年正式对外开放,古埃及建筑风格。采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材料,高度近 170 米,曾经一度是世界最高建筑,后来被埃菲尔铁塔超越,但它目前仍然是最高的石材结构建筑。纪念碑内部中空,有旋转扶梯和直通电梯可以到达顶部,现在内部正在整修不对外开放,所以这次只能看外面了。外面围绕着纪念碑竖立飘扬着 50 面美国国旗,代表每一个州。 杰弗逊纪念堂 另一位美国开国之父的托马斯·杰弗逊,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他的纪念堂坐落在潮汐湖边,与华盛顿纪念碑隔水相望。纪念堂完成于 1943 年,正好是杰弗逊诞辰 200 周年。纪念堂的建筑正是杰弗逊自己偏爱的风格,正面有些像罗马神殿,上面的浮雕是撰稿独立宣言的“五人委员会”。纪念堂巨柱围绕,里面是圆形大厅,铜像则是 1947 年才正式安放进去,旁边墙上刻有独立宣言的节选。 大概因为位置略微偏僻的关系,又赶上感恩节,感觉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