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0的博文

朝拜耶路撒冷 (3) -军人和女兵

图片
只因为上篇关于西墙的文章里插了一张以色列军人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因此决定临时加进本文,提供展示更多的照片。这些图片大多是在西墙拍摄的,因为每次来都会看到军人,在这里举行仪式。本地人对此习以为常,但对于游客来说,特别是女兵尤其稀罕亮眼,因此顺手拍了一些照片。 在耶路撒冷街上除了全副武装的警察站岗执勤或巡逻,也经常会遇到荷枪实弹的军人,这也算是以色列城市街道上独特的景色,本人也玩枪,看到以后反而有些眼热,不仅没有紧张不安,倒是觉得有他们在环境反而更安全,哪个犯罪分子会在枪口下闹事。 这些以色列军人有时候成双结伙,有时候孤身一人,甚至见过单身的女兵,当然他们或她们肩上和手里都少不了长枪,甚至看到女兵们背着枪在餐馆吃饭,或者在商店挑选物品,如果没有军装和枪械的话,她们就是普通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在逛街购物。因为太常见,反而没有特意去拍照,也不想让人注意自己是过于好奇的游客。据说以色列严格规定军人不能丢失手里的枪,否则会遭受严重处罚,所以他们几乎去任何地方都带着枪。 对于以色列的军事力量很多人津津乐道,因为他们从弱到强,所有五次中东战争都立于不败之地,在区域战争中几乎是战无不胜。本文不是研究军事篇,无意宣扬武力和战争,也尽量避免角度立场,只是简单依据客观历史讲一下以色列军队的起源和现状,来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在以色列街头会经常看到武装军人的背景,也祝愿最终通过宽容与和平解决宗教和历史争端。 以色列国防军 (IDF) 随建国正式创立于 1948 年,前身是英国托管时期的民兵组织哈加纳,现在规模不到 20 万人,但因为以色列实行义务全民征兵制,除了阿拉伯裔以色列公民等规定的特例 ( 阿拉伯裔可以自愿从军,尽管实际人数不多 ) ,其他符合条件不论男女都要在 18 岁当兵从军,男兵一般服役三年,女兵两年,部分成为了长期职业军人,也就是说所有符合条件的以色列人都当过兵,再加上平时准备充足的预备役,一旦战争需要,以色列可以迅速组织起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训练有素的军队投入战斗。以色列军队的武器装备不论购自国外还是自己研发制造,也都处在世界最先进前列,比如美国新近提供的 F-35 等并投入了战斗。 另外外界相信以色列也具有核武器打击能力,尽管以色列从来都是不置可否。但他们绝对不会坐视周围伊斯兰国家拥有核武,采用一切手段阻止,曾经发生过以色列先发制人,空

朝拜耶路撒冷 (2) -西墙

图片
就在前几天微信里转发流传着一个消息,犹太拉比和教众在耶路撒冷的“西墙”为中国的抗击疫情祷告,祝愿去除病魔,人民安康。尽管一些视频是假借了以前的事件录像,但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之所以在中国引起来很大的关注,主要就是因为发生的地点“西墙”实在是太有名,每年几百万世界各地犹太人和其他游客来此参拜,今天我们就来讲它。 “西墙”,也经常被基督徒或他人称为“哭墙”,犹太人自己并不这么叫,我们这里随意互用了。西墙是犹太人哀悼怀念失去的圣殿,牢记千年苦难历史,朝圣祷告的最神圣地方,被视为犹太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位于圣殿山下西侧,以色列历史上称为第二圣殿的遗址,圣殿被入侵的罗马人彻底毁掉,只剩下部分围墙存留至今。有人以为西墙是当时仅存的遗迹,其实还有更多的城墙存留,而现在西墙部分则是最靠近当初圣殿的位置,所以犹太人才把这段城墙作为最高精神圣地。 奥斯曼苏莱曼大帝时期犹太人开始被正式允许在西墙祷告,几个世纪以来历经波折,西墙一直是世界各地犹太人努力争取的永久朝圣地点,历史上也多次发生犹太人和穆斯林的流血冲突。 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西墙区域被约旦控制,完全禁止犹太人进入。直到 1967 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 六日战争 ) ,以色列夺取了老城,并对西墙进行了挖掘清理扩大,使之正式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地。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第二圣殿被毁以来近两千年首次控制西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这次在耶路撒冷在不同日期和时间去过西墙几次,人相对不算太多,很多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在犹太人特殊国家和宗教节日,这里应该是人山人海,肃穆震撼。尽管是犹太教圣地,任何人都可以在西墙前祷告,美国总统去过,连罗马天主教教皇都曾经拜访,当然不能说其他所有宗教也都会承认。几个小规则,拜访要戴小帽,我第一次去不懂,也没人告诉我,大概一看是外国临时游客懒得管了,后来去才有人提醒。另外祷告时要真诚面对墙,有些游客摸着墙转头嘻哈拍照,虽然外人无所谓,从犹太教严肃尊重角度就不合适了。 现在很多仪式和活动也在西墙举行,就是我们说的民族和爱国教育,缅怀牢记历史,团结奋斗向前。来的几次都看到以色列军人在这里举行某种仪式,里面不少是女兵,据说他们之前在以色列另一个民族精神象征地“马萨达”堡垒举行,现在移到了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