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诺曼底-寻访战场和纪念历史



这次在法国除了“漫步巴黎”,还特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二战时盟军登陆欧洲战场的诺曼底。因为对历史的喜好,对于二战的历史包括欧洲战区都了解一些,当年的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极为重要关键的战役,可以说是欧洲西部战线的转折点。之前也从一些电影中看到了那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景,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最长的一天》等,所以一直想去当年的战场亲眼看看,尤其踏上最壮烈的奥马哈海滩,这一次终于成行。
诺曼底距离巴黎大约3-4个小时的车程,算上来回,所以这次拿出了一整天给诺曼底,也成了我这次访问法国“最长的一天”。因为是报团游览,行程就只能听旅行社安排了,这样也方便有效,因为他们了解景点的情况,以及游客的需求和愿望。




这次旅行从巴黎凌晨出发到傍晚回来,整整十四个小时,除了路途行车和休息用餐时间,总共访问了卡昂纪念馆、奥克角、奥马哈海滩、美军公墓、朱诺海滩五个地方。我自己之前的想法只有两处必须看,奥马哈和美军公墓,都包含在里面了。去公墓主要是想看两个人的墓,这个下面就会解释说明。因为时间关系,在每个地方停留的都不够长,有些走马观花,但总体来说还算是圆满,完成了一个自己很久的愿望。
团员们都是美国白人,就我一个华裔。他们很多年纪比我还大,经过闲聊,才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父亲就曾经从诺曼底登陆,算年纪现在应该去世了。他们就是来看看当年父辈曾经战斗的地方,缅怀和寻找他们的足迹。




要知道先后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大概上百万,他们的直系后代和家属亲戚估计现在达到至少上千万,这些人就足够让这个旅游项目持续兴旺许多年,再加上像我这一类的兴趣爱好者。我报的这个旅行团每天都跑一趟,我还是临时幸运插进去的。巴黎其他旅行社也有同样的项目,我们参观景点时就会遇到不同的大巴车和旅游团。




为方便某些读者理解,以及为下面的照片做些背景铺垫,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二战著名的诺曼底登陆。英文中还有一个词D-Day。这原本是美军的一个术语,表示战役开始进攻的日子,结果现在一提到这个词,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诺曼底登陆。
194466号,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从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开始了欧洲战区的反攻。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前后投入上百万人和几千艘战舰及各类运输船只。盟军的主要部队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法国的抵抗力量,其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捷克、挪威、比利时等数十国以各种方式参加了战役。




盟军主要在诺曼底的五个海滩登陆:奥马哈 (Omaha)、犹他 (Utah)、朱诺 (Juno)、黄金 (Gold)、宝剑 (Sword)。你可能感到奇怪,这些不像是法国名字啊。的确这些海滩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是盟军为了划分和协调各部登陆而起的代码,现在成了真正的地理名字了。传说GoldSword应该是GoldfishSwordfish的缩写,英国人喜欢鱼的名字,我还是觉得“黄金”“宝剑”听起来更带劲。




按照事先分工,美军负责抢占“奥马哈”和“犹他”,英军夺取“黄金”和“宝剑”,加拿大挑战“朱诺”。五个海滩都发生了战斗,最惨烈的就是美军主攻的奥马哈海滩,《拯救大兵瑞恩》开始的登陆场面就是描述的这场战斗。尽管统计数据各有差异,大致说来D-Day盟军总共伤亡一万多人,仅在奥马哈一处就高达四千多人,估计美军一千多人阵亡。





虽然D-Day的战果大都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但都取得了滩头立足点,保证了后续战役的进行。第一天登陆的盟军达到十几万人,到后来几百万大军潮水般在此处踏上法国领土,开始解放欧洲被纳粹占领的地区,接着向德国本土和柏林进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关于诺曼底战役的更多细节就不用多说了,这里也说不完,相关书籍和资料网上多的是,历史军迷们也肯定比我了解的更多。下面就借助我这次诺曼底之行的照片,按照行程的顺序介绍五个参观的地点。


卡昂纪念馆



 


首先到达的是卡昂纪念馆。这个博物馆位于诺曼底地区的历史重镇卡昂 (Caen),入口悬挂着参加诺曼底战役的各国国旗,也包括德国国旗,这个纪念馆的宗旨除了记录历史,也是要反思战争,寻求和平。
看到这个纪念馆的入口,也许是表现战争对社会和人类带来的裂痕和创伤,但也让我联想到美军登陆在悬崖上杀出一条狭窄的血路,顺着突破口攻入敌阵的场景。






博物馆建立在德军的要塞上面,从背后可以到达下面的地堡,现在成为了展览室。这里当年是诺曼底地区德军716步兵师的指挥所。悬崖背对着海峡,就是为了防避盟军的飞机和炮火轰炸。作为诺曼底战役的一部分,这里也发生了卡昂战役。





博物馆一层也有各种展厅,介绍诺曼底战役和整个二战,以及战后的世界历史,直到冷战的结束。


奥克角







在诺曼底登陆战斗中还有一个特别的海角要地“奥克角”(Pointe du Hoc),位于奥马哈海滩和犹他海滩之间的高点,悬崖屏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德军布置了碉堡重兵。美军游骑兵经过两天血战,先奋勇夺取,后又顽强守住了阵地,最后赢得了胜利。美军自身也伤亡大半,指挥官James Rudder两次受伤,他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德州农工大学的校长。
现在这里保留了相对较好的战场原貌,成了来访的游客停留的一站。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阵地形势和德军地堡,我还到几个碉堡里面走了一圈体验德军的防守角度视野,照片里那些草地上的大坑就是当年盟军飞机大炮炸出的弹坑。






我额外附上两张图片,一是借用别人绘画的激战场景,另一个是里根总统在1984年的诺曼底纪念仪式上,就是我拍照石柱时站立的地方。这个海边悬崖上设立的石柱纪念美国游骑兵表现的勇气和取得的胜利。


奥马哈海滩





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奥马哈海滩,在观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纪念碑和雕塑。除此之外,战场的痕迹早已随着岁月消逝不见踪影,这里就像我在美国加州看到的海滩一样普通而平静,难以联想七十多年前这里发生的血腥鏖战。
这个“勇敢者”雕塑是法国政府设立的,纪念那些为解放法国牺牲的美国军人。雕塑由三个部分和含义组成,希望翅膀、自由崛起、战友兄弟。





站在了奥马哈旷阔平静的海滩上,我也算是终于“登陆”诺曼底,感叹战争的残酷和代价,更加珍惜现在的自由与和平。


诺曼底美军公墓






距离奥马哈海滩不远就是我们访问的下一站诺曼底美军公墓。这个公墓安葬的不仅是诺曼底登陆阵亡的将士,也包括后来在欧洲其他地区牺牲的美国军人,总共将近一万人,当然美军在欧洲的公墓也不只这一个。
顺便提一下,《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情节是有历史原型的,部分借用了尼兰四兄弟的真实故事,其中两位兄弟战死在诺曼底登陆战,都被安葬在这里。美军公墓里总共33对兄弟在地下相伴,另有一对父子。所有墓碑都是意大利大理石,犹太教军人采用大卫之星,其他的都是拉丁十字。




这个环形墙上刻着一千五百多失踪的美军人员名单,后来遗体又被发现或者验证的人员名字后面重新做了黑点记号。尽管一直在努力,但大多数人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找到。




在墓地有不少这样的无名烈士墓,他们或许就是前面无名烈士墙上的某一位,只是两边还对不上号,现在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不过正如墓碑上所写,相信上帝天主一定知道他们的名字。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二战美军在前线打仗时,美国总统的儿子躲在哪里?》。提到了老罗斯福总统的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率领部队登上犹他海滩,他是第一位登陆的将军,56岁也是登陆美军中年纪最大的。几星期后罗将军因征战劳累引发心脏病去世,牺牲在前线上,被追授美军最高的国会荣誉勋章。泰迪和他在一战阵亡的小弟昆汀·罗斯福现在相伴长眠在诺曼底美军公墓,他们哥俩就是我前面说要去公墓看的两个人。第一张照片里左前的是弟弟昆汀,旁边墓碑有一颗星的是陆军准将大哥泰迪。


朱诺海滩






诺曼底之行最后一站是朱诺海滩。加拿大军队D-Day在这里登陆,打了一场硬仗,成功抢滩立足,为加拿大军队争得了荣誉。自己阵亡了三百多人,总共伤亡上千人,是奥马哈海滩之外战斗最残酷的地方,诺曼底战役加拿大总共牺牲了五千多人,整个二战四万五千人。加拿大政府和民众出资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朱诺海滩中心”,供加拿大和其他世界各地游客缅怀纪念。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逛墨西哥城(4)-阿兹特克帝国“大神庙”

日月同辉-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金字塔

逛墨西哥城(5)-国家艺术殿堂“美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