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耶路撒冷 (2) -西墙
就在前几天微信里转发流传着一个消息,犹太拉比和教众在耶路撒冷的“西墙”为中国的抗击疫情祷告,祝愿去除病魔,人民安康。尽管一些视频是假借了以前的事件录像,但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之所以在中国引起来很大的关注,主要就是因为发生的地点“西墙”实在是太有名,每年几百万世界各地犹太人和其他游客来此参拜,今天我们就来讲它。
“西墙”,也经常被基督徒或他人称为“哭墙”,犹太人自己并不这么叫,我们这里随意互用了。西墙是犹太人哀悼怀念失去的圣殿,牢记千年苦难历史,朝圣祷告的最神圣地方,被视为犹太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位于圣殿山下西侧,以色列历史上称为第二圣殿的遗址,圣殿被入侵的罗马人彻底毁掉,只剩下部分围墙存留至今。有人以为西墙是当时仅存的遗迹,其实还有更多的城墙存留,而现在西墙部分则是最靠近当初圣殿的位置,所以犹太人才把这段城墙作为最高精神圣地。
奥斯曼苏莱曼大帝时期犹太人开始被正式允许在西墙祷告,几个世纪以来历经波折,西墙一直是世界各地犹太人努力争取的永久朝圣地点,历史上也多次发生犹太人和穆斯林的流血冲突。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西墙区域被约旦控制,完全禁止犹太人进入。直到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六日战争),以色列夺取了老城,并对西墙进行了挖掘清理扩大,使之正式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地。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第二圣殿被毁以来近两千年首次控制西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这次在耶路撒冷在不同日期和时间去过西墙几次,人相对不算太多,很多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在犹太人特殊国家和宗教节日,这里应该是人山人海,肃穆震撼。尽管是犹太教圣地,任何人都可以在西墙前祷告,美国总统去过,连罗马天主教教皇都曾经拜访,当然不能说其他所有宗教也都会承认。几个小规则,拜访要戴小帽,我第一次去不懂,也没人告诉我,大概一看是外国临时游客懒得管了,后来去才有人提醒。另外祷告时要真诚面对墙,有些游客摸着墙转头嘻哈拍照,虽然外人无所谓,从犹太教严肃尊重角度就不合适了。
现在很多仪式和活动也在西墙举行,就是我们说的民族和爱国教育,缅怀牢记历史,团结奋斗向前。来的几次都看到以色列军人在这里举行某种仪式,里面不少是女兵,据说他们之前在以色列另一个民族精神象征地“马萨达”堡垒举行,现在移到了西墙。
下面就用部分图片带你去参观或者回忆西墙和西墙隧道,照片都是个人在几次参观中不同时间拍摄。
进入西墙广场有几个通道,这是犹太居住区的入口之一,可以看到西墙和后面圣殿山的圆顶清真寺,进入需要安检。
这段墙大体由历史上三个时期建造,根据石材大小大体能看出来,最下面大石头的七层还是最初希律王时期建造,正统第二圣殿遗址,中间部分是伊斯兰早期哈里发统治朝代叠加,最上面小石头数层是埃及马穆鲁克以及后来奥斯曼年代的作品,也就是说越往上年代越近。
墙缝中塞满了祈祷的纸条,传达给上帝的心愿。这是后来形成的一种传统。这些墙缝或许也可以看作是犹太民族千年风雨的苦难伤口,用祷告和祝愿来填补抚平创伤。我们虽然不是犹太教徒,也从心里祝愿宗教宽容与民族和平。再回答一个问题,这些纸条塞满了怎么办?西墙管理者定期清理取出纸条,但不能随意丢弃或烧掉,最后把它们一起埋在橄榄山的墓地里,也是一种尊严荣誉处理。
西墙参观和祷告划分男女两个区,面对西墙也是男左女右,中间隔开,看到的照片大多是男区,这是女区。
这是从进入圣殿上的通道桥上看下面的西墙
男女两区祈祷的教众
西墙左侧的圆形门叫做“威尔逊拱门”,里面是室内犹太小教堂,内部放置约柜,很多犹太人也在这里西墙部分读经祈祷,拱门上面据考证是当年进入圣殿山的石拱桥。
我们现在看到和随时访问的“哭墙”也就五十多米长,这只是整个西墙的一小段,大部分位于旁边的穆斯林居住区,被各种房屋所遮盖。今天地表看到的西墙也不是原来的高度,千年来不断增高的土地和建筑逐渐把原来的西墙下部掩埋,现在成为了一个地下景点“西墙隧道”(Western Wall Tunnels) 。
西墙隧道是1967年以后以色列控制了老城和西墙才开始挖掘的,整个隧道沿着老城墙几乎都在穆斯林区的地下,最深处可达十几米。进入这里才是真正穿越时空,完全回到了两千年前的以色列,或许踏上了希律王和耶稣的足迹。
尽管没照全,上部是一块巨大的天然石“西石”,十几米长,三米高,这是西墙建筑里最大的整石,估计重达近六百吨,别问我当初怎么弄上去的。
进入圣殿山的门,现在已经被封住,当时西墙共有四个入口,这是其中之一。
地下隧道里竟然也有一处祷告的地方,据说这里才是西墙真正最靠近圣殿的位置。
通过狭窄的老城墙过道
记不清这里原是通向圣殿山的路桥,还是街道尽头,曾经是可以看到天空的。
取水的蓄水池,当然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参观完从隧道返回,夜晚的西墙灯光通明,依然有人在祷告,日夜开放,永不停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