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耶路撒冷 (9) – 从“最后的晚餐”到“客西马尼”



前面已经介绍了耶稣背负十字架的“苦路”,以及两处被认为是受难圣地的“圣墓教堂”和“花园墓地”,但他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们再倒叙回到他受难前夜的“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 ,以及之后向上帝痛苦祷告和被出卖逮捕的“客西马尼”(Gethsemane),这些都是耶稣在世间最后经历中的重要事件,地点分别发生在锡安山和橄榄山两处位置,所以我们今天改变按照地点游览介绍的惯例,而以历史事件顺序叙述参观的经历。
我们大多都应该知道耶稣最后晚餐的故事,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次晚饭,这就是基督教圣餐仪式的由来,历史上以此为主题产生了无数件文艺作品,尤其是达芬奇的壁画描绘了耶稣说出有人背叛,犹大和其他各门徒表情形态各异的那一刻不安场景,成为了“最后的晚餐”最为经典的传世之作。




“最后的晚餐”地点位于老城外的锡安山,正式名字是“马可楼”(Cenacle 或者 Upper Room),就是餐室的意思,现在只是楼上一个哥特式风格大厅,下面就是著名犹太朝圣地“大卫墓”。其实最早的原始建筑已经损毁了,今天看到的大概是十字军时期甚至更晚重建的,后来穆斯林又把它变成了清真寺。直到以色列建国后,基督徒才有机会重新恢复,今天成为了耶路撒冷一个热门的宗教历史景点,对基督徒来说就是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参观时多次看到来自世界各地成团的信徒在这里集体祈祷和唱诗,让空荡的大厅充满了触及人心的感动和虔诚。
如果熟悉达芬奇师傅的画,真正来到“马可楼”反而会觉得不适应,两者对比是不同的背景,当然这个也不是当初的模样。毕竟艺术作品面对的是观众,实际上哪里有十几个人吃饭沿着长桌一字排开面朝同方向的,更要通过立体透视构图突出耶稣的中心位置,我们只能站在这里脑部一下他们晚餐的真实场景。根据圣经,这里也不仅是“最后的晚餐”地方,除了耶稣餐后为门徒洗脚,复活后回来会见门徒等事件,之后更成为了信徒聚会祷告的固定场所,据说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首个基督教堂,在教会历史中意义非常重大。




 “最后的晚餐”通道入口



餐厅门口回首可以看到天主教本笃会的“圣母安息修道院”(Abbey of the Dormition),圣母玛利亚就是在这里去世,或者应该说离开世间升入天堂,下篇我们就要专门讲圣母的出生地和墓地。



走进“最后的晚餐”房间大厅,来自东方亚洲的信徒旅游团在唱圣歌。


廊柱和雕塑


彩色玻璃上是来自《古兰经》的阿拉伯文


还有伊斯兰清真寺里用于祷告礼拜的米哈拉布壁龛,这些伊斯兰印记反应了历史变迁。


金属橄榄树雕塑,不知在这里是否也是和平的含义。


根据新约圣经,耶稣和门徒们在最后晚餐之后,带领他们穿越汲沦谷,来到了橄榄山下“客西马尼”这个地方。耶稣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在三个门徒相随下,跪在这里的一块石头上向天父祷告,经历了痛苦的思想变化起伏,最后接受主的旨意安排,被犹大之吻出卖,坦然面对祭司和兵士的逮捕,泰然说道“凡持剑者,必死于剑下”。第二天耶稣被交给了罗马总督定罪,被订上十字架,然后复活升入天堂,完成了牺牲自己,拯救世人的使命。


                                  安德里亚·曼特尼亚 (Andrea Mantegna)《园中的痛苦》

“客西马尼”的原意是“榨油”的意思,也可以泛指这片大家公认的区域,关于耶稣祷告和被捕的具体过程、地点、环境,天主教和东正教等几个教派定义有所不同,各种资料也众说纷纭,甚至艺术作品描绘的场景都各异,我们就沿用参观时当地的说明指导,首先一般认为耶稣祷告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万国教堂和紧邻的客西马尼花园。
“万国教堂” (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 完成于1924年,这已经是原处第三个教堂了,之前曾在拜占庭和十字军时期存在过。现在的古罗马建筑风格教堂直接建立在被认为耶稣跪下祷告的石头上,因而成了众多各派基督徒膜拜的圣地。因为建造时英法德意美等多国解囊捐助,因此被称为万国教堂。旁边一片小树林就是“克西马尼花园”,里面最重要醒目的是八颗古老的橄榄树,其中几颗经测算已经有上千年寿命了,有人相信这些树曾经见证过耶稣当晚在这里向上帝祷告。
 



万国教堂



内庭和穹顶



教堂中央这块平坦的大石头就是这里最珍贵朝圣物,被认为是耶稣祷告时跪在上面的“痛苦之石”(Rock of the Agony)


客西马尼花园和古老橄榄树



大约距离客西马尼花园不到百米,紧靠圣母玛利亚墓地,有一个天然石洞,叫做“客西马尼石窟”(Grotto of Gethsemane),很早就成为聚会祷告的小教堂。据说当时耶稣和门徒经常在这里过夜。最后晚餐之后,他们来到这里,耶稣要离开出去祷告时,告诉门徒们保持清醒,结果他们却都在石窟里面睡着了,三位跟随的门徒在耶稣痛苦祷告时也禁不住卧地而睡。也就是最后在这里,耶稣祷告后回来因犹大出卖被捕,被祭司和士兵带走。


卡拉瓦乔《抓走基督》

我们前面看到的绘画毕竟是艺术作品,比如《园中的痛苦》的祷告场景,为表现完整的内容主题,不管时间是午夜至暗时分,把祷告的耶稣,睡觉的门徒,以及从远方走来的犹大与带领的士兵,甚至远方背景的城市都融合清晰地画入作品,至于当时的真正场景只能是后人的想象和创作了。
这些细节都是教派释义和学术研究问题,重要的是耶稣在这片土地与天父对话祷告,经历了内心和身体的痛苦抉择,最后勇敢完成主交付的使命。了解历史,坚定信仰,大爱牺牲,这才是亲身实地参观“客西马尼”的最主要目的和意义。
耶稣说:“你们为什么在睡觉?醒来,祷告吧 !。。。”。



客西马尼石窟,耶稣在这里被出卖抓走


石窟内部的小教堂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华盛顿特色 (一)“总统纪念”

“花生屯”地里的耀眼钻石-美国国家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