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乡村音乐到英国皇家歌剧【音乐会回顾-2018年下半场】
按照惯例,又要回顾总结自己半年一度参加的各种音乐会。2018年下半年的音乐会不多,只有九个,是我这几年数量最少的半年,但形式多样,质量上乘,下面会分别仔细介绍说明。另外与以往在旧金山和湾区的音乐会不同,圣诞节是在英国伦敦度过的,因而有机会来到向往已久的皇家歌剧院,分别欣赏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和皇家歌剧院的表演,下面是这半年参加的音乐会简要目录。
·
美声夜晚-美国乡村音乐天王布拉德·佩斯利与好莱坞女星邦尼·亨特
·
美国魅力小号王子克里斯·波提主奏音乐会
·
英国老牌摇滚巨星洛·史都华和美国歌手辛迪·劳帕联袂音乐会
·
世界指挥大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与西东合集交响乐团音乐会
·
俄国钢琴天才叶甫格尼·基辛独奏贝多芬和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
·
捷克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交响音乐会
·
旧金山歌剧团演出普契尼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
·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表演经典舞剧《胡桃夹子》
·
英国皇家歌剧团演出洪佩尔丁克的歌剧《汉瑟尔与格蕾泰尔》
首先是在索诺玛州立大学格林音乐厅举行的美国歌手布拉德·佩斯利 (Brad
Paisley)的音乐会,前来助阵的还有他的好友,好莱坞女星邦尼·亨特。布拉德是目前当红的美国乡村音乐歌手和作曲家,多个单曲登上过广告牌乡村音乐广播冠军,3次获得格莱美最佳乡村男歌手奖以及最佳乡村乐器演奏奖、14次乡村音乐学院奖等、加上14次乡村音乐协会奖等,总之获奖无数,不一一列举。
邦尼·亨特 (Bonnie
Hunt)
虽算不上好莱坞当今最红女星,但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她曾经出演过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甜心先生》、汤姆·汉克斯领衔的《绿里奇迹》等叫座影片。邦尼最早从事护士工作,在一次午餐时间参加了《雨人》的角色面试,从此走上演艺之路,自己也是“丑小鸭”的故事。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次布拉德和邦尼联手演出的音乐会是为去年北加州索诺玛大火而进行的筹款义演,还特意邀请了很多参加救火的消防队员看演出,并在演出前介绍他们,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向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感谢和致敬。他们坚守和履行职责,首先救护帮助了他人,很多人自己的房屋和财产遭到了重大损失。这次音乐会的所有票房收入都捐给相关基金,援助参加救火消防员和其他人员。演出中布拉德纵情歌唱,邦尼插科打诨,观众不仅欣赏了他们的出色艺术表演,也一起亲身参与了热心助人回馈社会的慈善义举,得到了双重感受和收获,感谢两位明星慷慨无私的支持和奉献。
在同一个格林音乐厅又迎来了美国著名的小号演奏家克里斯·波提 (Chris
Botti),很多中国观众对他也很熟悉。受钢琴家母亲的天赋和影响,波提从9岁就开始学习小号,可谓小号天才和王子,从艺多年来与众多艺术大腕如保罗·西蒙、安德烈·波切利、马友友、斯汀等合作过,他的几张唱片也上过广告牌爵士专辑榜首,获得过格莱美最佳流行乐器专辑奖。
波提的演奏风格跨界融合了爵士和流行乐,浪漫抒情悠远,他尤其得到很多女粉丝的特别青睐,曾经被美国杂志评为全球五十美男子之一,发行的专辑经常以爱情为主题,比如《一千次深吻》、《当我坠入爱河》、《再次相爱》等,女士们小心,听他的演奏会产生心动神驰的感受,搞不好会“When
I Fall in Love”
我还是头一次来位于硅谷山景城的“海岸圆形剧场”听音乐会,这里可以总共容纳两万多人,除了几千个固定座位,后面的草坪还可以容纳上万人,这么大的露天剧场没有巨星大腕是撑不起来的,因此这次来的是英国摇滚老牌巨星洛·史都华
(Rod
Stewart)
,配上美国著名女歌手辛迪·劳帕 (Cyndi
Lauper),可谓夜空下双星闪耀,让整个爆满的剧场沸腾嗨了起来。
说英国人史都华老牌是因为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我小的时候就知道他,现在他70多岁了还在抖擞折腾。史都华是史上唱片最畅销的歌手之一,专辑销售过亿,一生获奖众多,包括《滚石》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百位歌手之一,登上英国音乐名人堂,还被英国君主加封为骑士等。
史都华的嗓音独特,大概这也是他出道单干脱颖而出的优势,而且他这种高亮磁性带沙哑的音质特色似乎越老越有魅力,他也越老越吃香了,这也或许解释了他一直能够站在舞台上吸引听众不散的一个原因。还有关键就是他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和行为,他最拿手的歌曲之一就叫做《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在表演时更是充满青春活力激情,还很会调动全场听众的情绪互动同唱一首歌,因此听他歌怀旧的中老年人依然忠心追随不说,也不缺乏少男少女新鲜粉丝。
我个人最喜欢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Sailing》,因为我自己以前也玩帆船,多次和伙伴在旧金山湾里甚至金门大桥外海扬帆乘风破浪,在演唱会上听着史都华唱着这首抒情老歌,仿佛又在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你如果听过美国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歌《Time after
Time》,那就一定知道Cyndi
Lauper,她是让这首歌一炮而红的原唱。辛迪今年其实也已经60多岁了,像史都华一样,乐坛长青几十年,不仅唱歌,辛迪多才多艺,成就跨界,除了获得过格莱美最佳新人奖和最佳音乐剧专辑奖等,她还是出色的作曲家,以最佳原创音乐独自获得美国戏剧界最高的托尼奖,她的成名作《Time
after Time》就是自己写的,也是写的自己,另外她还赢得过艾美奖等各种奖项。要知道在美国艺术和娱乐界有四大奖项,俗称演艺圈大满贯EGOT:艾美奖(电视)、格莱美奖(音乐)、奥斯卡奖(电影)、托尼奖(戏剧),每个艺术家都是终生渴望,甚至只能仰望,极少人能够尽收囊中。辛迪目前获得了三项,就剩下奥斯卡需要征服了,祝愿她最后获得艺术生涯的大满贯。
以前欣赏过穆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拉特尔与柏林爱乐、梅塔同以色列爱乐等世界级指挥大师的演出,这一次终于等到了另一位偶像级人物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他出生于阿根廷的犹太人家庭,从小就学习钢琴,后来全家回到了以色列,他曾经和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结为伉俪,在当时的乐坛比翼双飞,可惜杜普雷后来英年早逝。到今天巴伦博伊姆成名已久,享誉全球,获得过七项格莱美奖,多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被牛津大学等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这次他领队的“西东合集交响乐团”要特别介绍一下,这是他和巴勒斯坦裔美国教授萨伊德联手创建的,由来自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乐手组成。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乐团的目的是希望以音乐为媒介和桥梁,促进推动巴以之间的沟通了解,和平共处。音乐应该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相信他们会在音乐海洋里一起合作畅游,即使这样,也需要双方政府和民众对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承认和接受,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有共同的音乐价值观,才能进一步加深文化理解和交流,否则可能两边都不讨好。乐团这次演奏了理查德·斯特劳斯的《唐吉柯德》,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
写到这里,联想起来曾经看过“亚洲青年交响乐团”的演出,这是一支由亚洲青少年组成的临时准专业乐团,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小提琴家梅纽因,汇聚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未来音乐家。尽管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说着不同的语言,音乐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纽带和人生目标,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进一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他们是亚洲古典音乐的希望。
现在我们来到旧金山的戴维斯音乐厅,这里是旧金山交响乐团的主场,也是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竞相登台献艺的场所。我在这里欣赏过众多世界级音乐家的精湛表演,从本季众多精彩节目中首先选的是俄罗斯裔的钢琴天才叶甫格尼·基辛
(Evgeny
Kissin),这是第一次观看聆听他的表演,基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后来在观众的持续热烈掌声和欢呼下又加演了几个节目。
基辛出生在莫斯科,很小就开始登台演奏,被认为是天赋钢琴神童,与其他钢琴手不同,他从没有参加过像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通过与卡拉扬等音乐大师合作提携,一步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后来他移民到了美国和英国,有了更开放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现在人到中年,技法愈加成熟,达到了鼎盛时期。他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尤其擅长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品,比如肖邦、舒曼、李斯特、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等。基辛虽然没有在钢琴比赛获奖,但成名后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格莱美奖、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等。
在戴维斯音乐厅听的另一场音乐会是来美国巡回演出的捷克交响乐团,虽然与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等相比,他们目前不算是世界最顶尖的,但也是属于一流老牌著名乐团。尤其是我个人喜欢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希望能够听到来自音乐家捷克故乡原汁原味的乐曲,捷克人解析和演奏德沃夏克应该是最地道正统,更不用说这个乐团120多年前成立的第一场演出就是由德沃夏克指挥,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前面提到捷克爱乐已经有百年历史了,除了德沃夏克的最早支持捧场,马勒也曾经指挥自己作品的首演。在二战捷克被德国占领时期,捷克爱乐曾经访问德国,在音乐会上演奏了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我的祖国》,尽管各方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这个就不讨论了,但我相信捷克爱乐成员心里真正的想法和感情。
捷克爱乐这次演出的是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七交响乐》,Semyon
Bychkov担任指挥,演奏大提琴的是美国的Alisa
Weilerstein,她也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出色的女性大提琴之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Alisa完成上半场的演奏后,得到了明星般的掌声和欢呼,但她并没有飘然离开,而是在下半场又悄悄搬了个椅子进入乐队,与其他普通大提琴手一样从头至尾认真演奏完了《第七交响乐》,演出结束后指挥亲自和她拥抱致意表示感谢,Alisa的职业态度和精神让人钦佩。
在非常熟悉的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这次只欣赏了一场普契尼作曲的《托斯卡》(Tosca)。故事是个悲剧,讲的是一位女歌手托斯卡与一位画家相爱,但警察头目男爵要把她抢到手,他抓住了画家以此威胁,提出假装枪毙画家暗中放走他,以此换取托斯卡屈从。托斯卡为救爱人,答应条件并借机杀死了男爵,她赶去见画家告知他假枪毙的计策,最后却发现爱人真的死在了枪口之下,男爵欺骗了她,这时士兵也赶来逮捕她,托斯卡伤心欲碎,万念俱灰,跳下城堡自杀。
《托斯卡》1900年在罗马首演,是经典的意大利歌剧之一,一百多年来在世界歌剧舞台长盛不衰,其中两段著名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和《今夜星光灿烂》被广为传唱,有条件上“油管”网站的可以听听帕瓦罗蒂和多明哥演唱《星光》片段。旧金山歌剧院这场演唱托斯卡的是Carmen
Giannattasio,她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女高音,之前在大都会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过各种女主角,这是首次出演托斯卡,意大利文化背景和语言让她能够比较快速和深入理解和表现角色。
首先介绍一下歌剧院,名闻遐迩的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是英国顶尖的“皇家芭蕾舞团”和“皇家歌剧团”的主场,而这两个组织又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团体,可以说皇家歌剧院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剧院设施和艺术表演的最佳完美结合。是伦敦乃至英国最负盛名的古典艺术剧院,也有把它列为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歌剧院主剧场为椭圆形,正式座位分为上下四层,可以容纳两千多观众,保留了老剧院的传统风格,内部装饰金碧辉煌,精美华贵,古典高雅,给人富丽堂皇和梦幻浪漫的感受。
关于芭蕾舞,熟悉的人知道欧美圣诞节期间的经典保留剧目一定是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胡桃夹子》(Nutcracker),这里也是如此。对于《胡桃夹子》的内容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就不用介绍了。我之前看过旧金山芭蕾舞团表演的《胡桃夹子》,两个艺术团体都是世界上一流的芭蕾舞团,他们的表演都很出色,呵呵,就不详细比较了,谁都不得罪。
最后看的是古典歌剧《汉瑟尔与格蕾泰尔》(Hansel and
Gretel),很多人可能不熟悉,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剧目,作曲家是德国人洪佩尔丁克
(Engelbert
Humperdinck),他也是全靠这部戏出名,1893年在理查德·施特劳斯指挥下首演,第二年就登上伦敦剧院舞台,到今天也是老牌经典了。
故事情节根据著名的格林童话改编,讲的是一对贫穷家庭的姐弟因饥饿到深林里采集食物,遇上了住在里面的巫婆,巫婆用食物引诱姐弟并把他们扣押起来,之前很多儿童也被巫婆用同样方法劫持。在巫婆最后就要加害他们的时候,姐弟俩急中生智用计反而把巫婆推进了火炉烧死,自己获得了自由,随后又解救了其他孩子们,与前来寻找的父母团聚,结局是皆大欢喜。
如《胡桃夹子》一样,《汉瑟尔与格蕾泰尔》也是属于传统圣诞剧目,来看的儿童挺多,当然他们需要大人陪着,但像我这样单独来的成年人也不少,坐在旁边的就是白发英国老先生,另一侧是来英国读硕士的台湾女生,周围也都是成年人,看来“儿童剧”还是有相当的魅力和吸引力,尽管对我来说这个季节是皇家歌剧院唯一的选择。
2018年的音乐会回顾和总结就到此全部结束了,2019年下半年再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