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俄艺术家“同盟”会演【音乐会回顾-2019年上半场】



上半年一共观看了七场演出,虽然数量不多,也包括了乐器演奏、独唱音乐会、音乐剧、芭蕾舞、歌剧等主要音乐艺术形式,艺术家和演出团体除了美国本土的,还来自英国和俄罗斯,好像又组成了一次二战欧洲主要“同盟国”,下面就是这些音乐会的目录。后面每个音乐会的具体介绍中有一些演出的照片借用了网上公开资料,因为表演时不能拍照,其他终场谢幕的照片都是自己现场随拍的,合在一起作为个人记录和与大家分享。
  • 英国著名小提琴家妮可拉·贝内戴迪 (Nicola Benedetti) 的独奏音乐会
  • 英国世界知名歌手莎拉·布莱曼 (Sarah Brightman) 独唱音乐会
  •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猫》(Cats)
  • 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夫曼芭蕾舞团 (Eifman Ballet) 演出《皮格马利翁效应》
  • 旧金山芭蕾舞团演出《唐吉柯德》(Don Quixote)
  • 旧金山歌剧院演出比才《卡门》(Carmen)
  • 旧金山歌剧院演出德沃夏克《水仙女》(Rusalka)




妮可拉·贝内戴迪1987出生在苏格兰,现在也只算是青年音乐家,意大利裔,从她的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四岁开始学琴,曾入学英国的梅纽因音乐学校,年纪很小就开始了独自演出,与很多乐团合作过,发行了很多专辑,获得过英国女王音乐奖章,因对音乐的贡献,今年刚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CBE)
去年在伦敦街头还见到过妮可拉代言的广告,在英国算是名人了,在音乐界也是冉冉上升的明星,目前也跻身成为世界著名女小提琴手之一,前途不可限量。妮可拉这次表演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的音乐厅,演奏了巴赫变奏曲与理查德·施特劳斯奏鸣曲等作品,个人感觉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比较细腻准确。





莎拉·布莱曼大家都很熟悉了,当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我和你》让全中国人知道了她。莎拉最早是学习舞蹈的,后来在音乐剧《猫》开始了舞台剧演艺生涯,后来又连续主演伦敦西区剧院和纽约百老汇音乐剧,其中在《歌剧魅影》中首演克莉丝汀让布莱曼一举成名,这个角色就是著名作曲家安德鲁·韦伯为莎拉专门量身定制的,随后又把她成功推向了美国百老汇,成为了世界级明星。莎拉与韦伯的经历更是让人乐道和唏嘘。毋庸讳言,韦伯对莎拉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手捧红了她。当然莎拉本身就有唱歌天赋才华,在伯乐韦伯的帮助下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和平台。
离开舞台音乐剧以后,莎拉一直单干并获得了成功,专辑多次登上了全球最畅销榜。她很善于与其他世界顶尖音乐家合作,包括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多明哥、波切利等,当年她和波切利联手合唱的一曲《告别时刻》成为了历史经典。她还在巴塞罗那和北京两届奥运会上露脸献艺,成为了地球上家喻户晓的歌手,今天虽然年纪不小了,嗓音不再完美,也不像过去那样大紫大红,但莎拉同志不忘初心,依然精力充沛活跃在舞台上,巡演世界各地,推广自己最新的唱片专辑《圣歌》(Hymn),所以这次才有机会亲眼亲耳欣赏她的表演。
莎拉这次演唱的曲目就包括了《歌剧魅影》主题曲,还有那百听不厌的《告别时刻》,我之前现场听波切利唱过这首歌,那是为了纪念送别那天去世的拳王阿里,这次又听了莎拉的版本,虽然遗憾一直没有机会听他们俩同台演唱,能够在自己心里把他们合在一起也是一种圆满。





前面提到了莎拉·布莱曼曾经主演的音乐剧《猫》,正好这次也现场观看聆听了一场。对这部成名已久的作品早就非常熟悉了,也有光盘录像可以随时欣赏,但之前从来没有现场看过,最近才发现除了纽约百老汇,为了扩大市场和观众,现在西部加州圣荷西也有上演音乐剧,看戏也就不用跑到纽约去了,而是他们上门演出。
《猫》也是安德鲁·韦伯的杰作,根据作家T.S.艾略特的诗歌改编,1981首先在伦敦西区上演,后来进军百老汇,赢得了包括托尼奖在内的很多荣誉,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一度成为历史上百老汇和西区演出时间最长的舞台音乐剧,迄今也名列前茅,现在的老大就是《歌剧魅影》。《猫》中最著名的唱段《回忆(Memory) 被广为传唱,曲调委婉悠扬动听,歌词也诉说了饱经沧桑后的人生哲理,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剧歌曲之一,不时还会哼上几句。





如果前面的节目都是与英国有关系的话,下面来了俄罗斯的俊男美女,这就是圣彼得堡当地大名鼎鼎的埃夫曼芭蕾舞团,以它的创始人鲍里斯·埃夫曼 (Boris Eifman) 命名。他早年是专业芭蕾舞演员,后来创立了这个舞团,今天成为了俄罗斯知名的主要舞团之一,他也为其他芭蕾舞团和剧院编舞,赢得了国际认可和荣誉。
这次演出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新编节目在美国的首演,借用了古希腊神话皮格马翁与自己雕像的故事,用舞蹈的方式讲述了现代社会中,把一个粗陋的街头小女孩塑造成出类拔萃的优雅舞者。之前没有看过埃夫曼芭蕾舞团的表演,本来以为是以传统芭蕾舞的方式表现,大概过去脑子里的俄罗斯芭蕾全是《天鹅湖》和《睡美人》的影子,看了才知道其实就是现代舞,也许现代舞才能更灵活自由充分地表现当代社会主题和人物情感,这也是埃夫曼舞团与莫斯科大剧院等传统芭蕾舞团的主要区别。





传统芭蕾还是永远有魅力的,上半年的第一场就是观看了旧金山芭蕾舞团演出的《唐吉柯德》,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改编,《唐》剧最早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到现在已经是超百年的经典剧目了,在世界各大芭蕾舞剧院都有定期演出。旧金山芭蕾舞团除了沿用原版的路德维希·明库斯的音乐,对于编舞和服装也进行了变化和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版本。
关于旧金山芭蕾舞团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尤其是《美国芭蕾舞团里来自中国的首席舞蹈家》一文,它与美国芭蕾舞剧院和纽约市芭蕾舞团,并称美国顶尖的三大芭蕾舞团,也均是世界一流的芭蕾舞专业团体。当时还说到来自中国的谭元元和王维先后成为了团里的首席舞者,挑起了大梁,接着提到当时担任独舞的赵婉婷也非常出色,相信会尽快加入首席,结果说准了,她今年已被晋升为首席舞者,值得祝贺。


 
 


最后是两部大戏,六月份接连看了两场传统歌剧,首先是闻名遐迩的《卡门》,法国作曲家比才最后也是最出名的作品,首演不久他就去世了,压根没想到此剧后来会誉满全球,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和演出最多的经典歌剧之一。个人首先知道这部歌剧大概是从最著名的欢快轻松,充满韵律节奏的第一幕《序曲》,以及《斗牛士之歌》等著名乐曲和咏叹调,朗朗上口,催人进发,每次听起来都禁不住手舞足蹈。
《卡门》故事背景发生在西班牙,讲诉一位吉普赛女郎烟厂女工卡门与小军官何塞交往,他深爱卡门,为她抛弃未婚妻,叛离了部队,结果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何塞由爱生恨,在斗牛场外杀死了卡门。《卡门》1875年在巴黎首演,1884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开始上演,百年不衰,几乎历史上所有顶尖的歌剧女中高音歌唱家都出演过卡门的角色,至少熟唱其中著名的咏叹调,此时耳边又响起了《哈巴涅拉》(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最后一场歌剧是捷克伟大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水仙女》,了解这部剧也是先从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月亮颂》开始的,现在过中秋节,除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经常看到有人在群里转发这首外国的《月亮颂》。如果说德沃夏克最著名的交响乐是《自新大陆》的话,那《水仙女》就是他歌剧作品的最杰出代表,1901在捷克布拉格首演,引起轰动,后来在国际上也获得了成功。
故事是讲一个湖里的水仙女,厌倦神仙冰冷寂寞的生活,向往人世的爱情,爱上了打猎来到湖边的王子。神和人不能结合,水仙女只好请求女巫用法力把自己变成人,女巫答应了,但条件是水仙女失去说话和长生不老的能力。水仙女变成美人后和王子坠入爱河,并随王子回到宫殿准备结婚,但王子移情别恋,水仙女痛苦万分,流落在森林湖畔,成了魔女游灵。后来王子的新情人离去,他幡然悔悟,四处寻找水仙女,他们相遇拥吻,王子死去,水仙女感念王子和人间情缘,黯然消失在水中。
月亮挂在深色的夜空,你的光芒照耀远方,
你尽情地漫游全世界,注视撒进人类的家园住所,
月亮,停留一会儿吧!
告诉我的爱人在哪里?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逛墨西哥城(4)-阿兹特克帝国“大神庙”

寻源雅典(2)-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

寻源雅典【10】- 希腊宝库“国家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