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耶路撒冷 (1) -大卫塔



从今天起开始作者不久前进行的耶路撒冷之旅的系列游记,关于耶路撒冷,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是世界宗教历史上最独特的一个城市,即使现在媒体上也永远不缺相关的新闻,大多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几年前美国总统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在世界上尤其是伊斯兰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如果了解背后的历史就清楚为什么。原本就一直有去耶路撒冷探求的想法愿望,加上在不久前读了一本书《耶路撒冷》,正是怀着对这个城市亲身实地进一步了解的想法,才有了说走就走的这次旅行,尽管这次在耶路撒冷的时间不长,对主要景点的了解也是浮光掠影,但也希望借着这个以图片为主的系列游记让更多的人客观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状。
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耶路撒冷的历史,也是为这个系列做个背景铺垫,因为目前拟定的每篇题目大多与历史和宗教的传统景点有关,比如集中在老城内的西墙、圣墓教堂、圆顶清真寺等,最后会讲到死海和美食等轻松一点的内容。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人类居住历史非常悠久,后来由大卫王占据定名为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接着所罗门王建设了犹太教历史上的第一圣殿,从此耶路撒冷迄今都是犹太教的信仰中心,昔日被罗马人摧毁的第二圣殿遗存的西墙,也被称为“哭墙”,现在是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罗马统治时期耶稣基督出生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后来就在耶路撒冷殉难复活升天,所以这里的圣墓教堂和花园墓就成为了各派基督徒的朝拜圣地。再后来传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在圣殿山夜行登霄,便在那里建起了圆顶清真寺,耶路撒冷成为穆斯林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城,因此耶路撒冷当之无愧被称为三教圣地。
可以说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宗教历史最错综复杂的地方,各种文化、民族、宗教共处一城,再叠加交叉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埃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直到英国等帝国和王朝在这里进行拉锯式战争和统治,几千年来一直演绎着和平共存和流血冲突的特殊动荡历史。犹太人更是被迫在世界各地颠沛流离上千年,再经历二战时大屠杀的惨痛,最终回到了祖先的土地,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又被世代居住在此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周围的伊斯兰国家不容,一直冲突并共存着,历史书就这样继续写了下去。
本系列先从老城内的大卫塔开始,这也是到达耶路撒冷后信步漫游参观的第一个历史景点。大卫塔 (Tower of David) 其实与我们熟悉的大卫王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拜占庭时期的人错误认为这里曾是大卫的宫殿,名字也就沿用了下来。大卫塔建筑结构上实际是一个堡垒,最初可以追朔到古犹太国时期,迄今两千多年历史了。大希律王在位时大力加固扩建,罗马统治时期作为军营,阿拉伯人用来抵挡十字军,十字军又当成抗击伊斯兰苏丹军队的阵地,城堡因战乱多次毁掉又再次重建,反复折腾。后来苏莱曼大帝得手后再次重修,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几百年间一直是军营,直到一战时期英国人占领统治耶路撒冷,大卫塔才成为了文化活动场地。二战后再经约旦和以色列之间易手,现在恢复了文化和旅游用途,展示和见证老城和耶路撒冷的历史变迁。
下面就是参观和路过大卫塔时拍摄的部分图片,附简短说明。



大卫塔参观入口


法萨尔塔 (Phasael Tower) 是大卫塔内最高参观平台,据说最初是喜欢大兴土木建筑的大希律王下令建造的,以他哥哥的名字命名,站在这里可以全视角俯瞰老城和整个耶路撒冷市景。



从法萨尔塔上眺望下面不同区域的老城建筑


蓝色圆顶建筑是基督教朝拜圣地“圣墓教堂”,耶稣受难复活地,以后会专门介绍


耶路撒冷和圣殿山的标志性地标“圆顶清真寺”,伊斯兰教圣地


回过头从不同高度看大卫塔的内景



走下来参观,这是中间的庭院


大卫雕像,意大利佛罗伦萨赠给耶路撒冷的礼物,这是个复制品,原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维罗基奥,达芬奇的师傅。


城墙上射箭防卫的窄孔


这个古老尖塔也叫做“大卫塔”,所以这个名字既可以指这个小塔,也可以说是整个堡垒建筑。



从尖塔这一侧看大卫塔的庭院和城堡


从城墙上看外面的新城市区


大卫塔内还有一个全面的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充分利用了建筑的室内空间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逛墨西哥城(4)-阿兹特克帝国“大神庙”

日月同辉-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金字塔

寻源雅典(2)-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